近日,法国再曝中国留学生舞弊案,巴黎十三大学(又称巴黎北方大学)涉案学生达数十名之多。丑闻一出,在法国引起轩然大波,一向自认为浪漫优雅的法国人开始对中国留学生的品行再次产生严重质疑。舞弊丑闻是谁在扇谁的脸?究其原因,是留学生、中介、学校三者的“巧妙”联手“造就”了留学市场中的毒瘤。
舞弊事件:一粒鼠屎弄坏一锅汤
这次舞弊是2009年土伦大学发生买卖文凭事件后的又一次与中国留学生有关的事件,媒体上传得沸沸扬扬。而留学生对舞弊事件的看法也众说纷纭,清者自清,也有不少人并不太在意。
“习惯就好,这种事在留学生圈子中很常见,只不过是活火山的短暂爆发。”巴黎十三大学经济社会管理专业的吴欣然现在已经上大二,虽然他是通过合法途径申请留学,但在学习中逐渐感到压力,有几次曾为顺利通过考试而投机取巧。
记者了解到,前些年,法国的中国留学生群体大致可分为高中起点和大三以上起点两部分。前者大多鱼龙混杂,后者相对安分守己。不过,随着近些年中国留法学生数量的不断增长,二者间的界限早已模糊。
本次舞弊事件对于巴黎十三大以及中国留学的声誉造成不小的影响。十三大经济社会管理专业的周燕现在上大三。她来法国留学的模式很传统:在国内学了半年的法语,考了TEF(法语水平考试),到法后又学了一年半的法语。“我们即将毕业而遭遇这样的事,无疑会给我们的求学生涯留下一大阴影。现在法国同学看我们的眼神都很奇怪。”
法国高等教育的方针是“宽进严出”,一些留学生并不认为这次舞弊事件有多么严重。“交钱进了专业,但不一定能够毕业,上一级的留级率就达50%。”四川师范大学的一名交换生抱怨说,“这里的淘汰率非常高,经济管理专业去年有350人,读到今年就只剩下100人。我们读得崩溃。而有些人是买进来的,我们跟着一起被鄙视。” “现在留学生素质大不如前,虽然每次出问题的都是少部分人,但中国留学生的整体品行在走下坡路。”中国留法学生李环已经毕业并找到了工作,回想起当时为正常毕业而奋斗那些日子,他对一起又一起的舞弊案感到气愤:“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据一些留学生向记者反映,近些年随着留学市场化,出国留学的本意正在异化。留学圈子中甚至流传着一句话,为毕业,不择手段。而这些现象的背后是一条灰色产业链的形成。
不法中介:搅乱留学市场的罪魁
周燕认为,“留学中介有很大问题。许多中介并不在意学生是否想要真正出国留学,他们只是做生意,只要把学生送出去就可以赚到钱。不少中介声称,只要去到学校就可以随便换专业,而不少学生到了学校后才发现换专业根本没那么容易。”
法国社科院的学生老布对此次舞弊事件非常关注。“很多学生过于依赖中介。他们在国内的时候对法国了解得太少,甚至来之前都不知道为何而来,到了这儿就更加显得无助。”
留学热潮自兴起后就一直不断高涨,而不少对国外学校不甚了解的学生及家长多数是依靠留学中介机构来铺垫出国之路。留学中介曾被形象地称为国外学校与留学生之间的“桥梁”,而随着留学市场的不断扩大,这座“桥梁”的质量不容乐观。这次留学生舞弊案中,他们担当的是始作俑者的角色。
如今的留学市场上,涌现出不计其数的中介,参差不齐,各种隐蔽的违规行为很多,而非法中介更是让留学市场充满黑暗。有行业人士透露,留学中介一直是暴利行业,他们通过一些简单的文件交往就可以完成一笔大单,往往收入过万或更多。
|